中新社惠州9月28日電 題:探訪廖承志長眠之地——惠州紅花湖“故鄉園”
  中新社記者 康孝娟
  廣東惠州市紅花湖景區內有一個“故鄉園”,是廖承志的長眠之地。占地3萬多平方米的故鄉園是一個集紀念、休閑、旅游於一體的綜合性游園。近日,在故鄉園內又增設了一個廖承志生平陳列室,再現他的光輝歷程和革命業績。
  初秋的紅花湖是當地民眾踏青的好去處,每天早晨及傍晚,依山傍水的環湖綠道都有不少民眾來此騎自行車和徒步鍛煉。28日,記者探訪紅花湖,“故鄉園”內廖承志生平陳列室已對外免費開放,不少民眾到此參觀。
  廖承志是惠州仲愷高新區幸福村人,在2008年,也就是廖承志誕辰100周年時,其骨灰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葬到惠州紅花湖景區故鄉園。故鄉園建成後成為重要的中共黨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每年都有大批的幹部民眾、青少年學生前來開展革命歷史教育活動,憑吊、緬懷先烈。
  故鄉園寬敞的紀念廣場上屹立著廖承志的半身銅像和紀念碑文,順坡而上,是廖家後人出資栽種的一片香樟樹林,沿著臺階走到頂,廖承志的靈骨則安葬在此,一塊猶如大象的黑色石頭,上書“廖承志同志靈骨”字樣。墓前的鮮花依然鮮艷,應該是前幾日的9月25日廖承志誕辰106周年民眾敬獻的。
  廖承志生平陳列室就設在故鄉園一仿古四合院內,這個頗有嶺南民居特色的建築寬敞明亮,展廳面積約200平方米,基本按照歷史時間順序展開,陳列主體內容分為“家庭傳承”、“征戰歲月”、“傾力國事”、“濃濃親情”、“風範長存”五個部分,展出資料圖片106張及廖承志同志部分書畫作品的複製品。
  參與陳列室籌建的廖仲愷何香凝研究會會長、惠州學院教授成曉軍介紹,當地於今年2月啟動了廖承志生平陳列室項目,他本人是《陳列大綱》編寫組的副組長,為了確保陳列內容完善及布展設計合理,當地政府都反覆征求廖承志家人的意見建議,並邀請了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香港中聯辦、廣州市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等單位和機構的專家前來進行現場評審論證,最終審定無誤才陳列的。
  成曉軍稱,廖承志雖然沒有出生和成長於惠州,但其一生與惠州緊密聯繫在一起。1942年抗戰時期,廖承志接到周恩來指示,組織和領導了在港文化人和民主人士的營救活動,廖承志在惠州停留,制定方法路線,讓800多名滯港人員脫險,其中經惠州中轉的就有100多人,包括何香凝、鄒韜奮、茅盾等著名人士。
  成曉軍告訴記者,在整個抗日時期,華南地區因為遠離抗日主力部隊,鬥爭形勢特殊,廖承志除了上傳下達黨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外,還利用父母廖仲愷和何香凝在海外的影響力,組織了東江華僑回鄉服務團,發動港澳同胞和華人華僑用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祖國抗戰。此外,東江抗日游擊武裝的發起、轉移後撤等,廖承志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為建立和發展以惠州為中心的東江抗日根據地作出了卓越貢獻。此外,同為惠州人的廖承志與葉挺革命情誼深厚,曾一起籌建香港華僑服務隊。
  廖承志對家鄉惠州感情深厚,根據他生前遺志,其靈骨於2008年遷至惠州,從此長眠紅花湖故鄉園內。(完)  (原標題:探訪廖承志長眠之地——惠州紅花湖“故鄉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16drgk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